摘 要家长在社会适应中出现欲求不满或内心不平的时候,容易将自己的期待强加到孩子的身上。并且随着孩子的成长,这种期望值也会随之膨胀,甚至到了家长不可自知的地步。父母们在教育孩子试图改变孩子时,慢慢将孩子变成了这个社会附属品,给孩子的将来套上了一把无形的枷锁。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创造力,父母们要做的只是将这些能量发挥出来,并非扼制与绝杀。

关键词期望值 意义 负担 天性

 

还有一个多月,表姐的孩子就要出世了。两位准爸爸与准妈妈每天必要的讨论话题就是如何让孩子长大。说到细微处是要让孩子养成健康饮食的好习惯,吃菜不能用手拿;每天放学必须要直接回家,不准在路上逗留;房间里用过的东西要按原位放好;谈到人生价值观大方面,准爸爸认为要让孩子接受贫穷教育,品尝受饿挨冻的滋味,还有分享教育、挫折教育、乐观教育、感恩教育……并且一定要学会奋斗的精神。两位家长每天都为孩子设想了无数个将来的场景。

 

一、父母的期望值,无形中的枷锁

现代家庭中较多为独生子女,家长将好大一部分期望都压在了孩子身上。这样的心情完全可以理解,而且适当的期望可以激励孩子努力奋斗。但是,凡事都要有个度,无形中父母的期望随着孩子的成长也在逐渐膨胀,甚至常常出现成长之路漫长型期望值。

1.片面的人才观,考上大学才成才

家长本身在这个信息社会中打拼多年,当然体会到市场经济对人才要求越来越高,竞争与就业的压力使他们感到知识对孩子的重要。所以,考好成绩,上好大学,找好出路成了家长的普遍的追求。常常会听到家长这样对孩子说:只要你学习成绩好,我什么都答应你!这种不切实际的高期望带来高压力,让本来已经超负荷学习的孩子不堪重负。加上一些学校公开学生考试成绩、排名次的做法,加重了家长和学生的心理负担。

2.圆梦的补偿心理,成就家长小时梦

圆梦的补偿心理就是由于某种原因导致自己没有得到或失去的东西,期望在他人身上获得,以满足自身的心理需要,获得心理平衡。反应在家庭教育上,就是把父母这一辈没有实现的人生梦想转嫁给孩子。

由于家长想用孩子来完成当初未完的梦想,于是,在现实生活中,有学历的父母希望孩子超过自己,获得更高的学历;没有能进大学深造的父母,把自己的梦想和遗憾转嫁到孩子身上;工作一般的父母希望孩子将来能当上白领、金领,跻身社会的上层。所以,不顾孩子的实力,提出过高的期望,并美其名曰:“为孩子前途着想”。把自己的人生理想强加到孩子身上,剥夺了孩子决定自己发展方向的权利,使孩子缺乏规划人生的动力和追求兴趣的勇气。在幼小的时候,便开始学这学那,完全不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地满足了父母的要求以后,孩子会由于失去目标而变得迷茫。

我听说有这样一件事:有个母亲是“老三届”高中毕业,文化大革命使她没有能进入大学的门,让独生女进大学是她后半生的追求。母亲为了实现自己的梦想,提前退养,做了“陪读大军”的先驱,但她却高估了女儿的能力。母亲一相情愿,女儿被动学习,母亲经过“八年抗战”,最后女儿勉强上了个专科。女儿毕业后不工作,已经快30岁了,也不找对象,整天呆在家里,对着父母发火,父母惹不起更管不了。全家人都品尝到了“高期望”的苦果。

 3.独生子女家庭,家长的私有财产

当代中学生多数是独生子女,由于部分家长把孩子当作私有财产,孩子能否成才,不仅是个人的前途问题,而且直接关系着父亲和母亲两个家庭的荣辱和未来,一荣俱荣,一输俱输,独生子女的家庭普遍存在有危机感,因而对孩子自然而然地就提高了期望。

从另一方面,父母对独生子女又娇惯、溺爱,在娇生惯养中成长的孩子大都好吃懒做、自私专横、感情脆弱、不会面对挫折……他们岂能承担起父母压在自己肩上的重担呢?在父母说出口要对孩子进行挫折教育的时候其实已经设置了保护屏,不会有多大意义的挫折产生。难道仅仅靠摔倒了不去扶便可以成功么?

我们班就有这样一位学生:作业总是拖拖拉拉,要上交的常常忘在家里;平时要求帮老师做点事情,要叫上好几遍;轮到值日的时候,地也扫不好,还总忘记;早上迟到的理由是妈妈忘了提醒……我打了电话给她妈妈要求他自己的事情尽量让他自己完成,结果第二天他便衣衫不整地来到学校,落作业成了家常便饭。无奈,我只好再向他母亲抱怨。每打一次电话,他的母亲就向我哭诉一次,说是小学时成绩有多么好,到了初中一下子就不行了。我告诉她无数次让她在有些事情上放手,结果还是因为太爱儿子,不肯放手,也不敢放手。儿子的学习、衣食住行,统统包管。

现在这个孩子进入了初三,仍然有忘记作业的情况,问其理由,说是妈妈没有帮忙理书包,所以将作业本忘在家了。

父母从小就习惯了给孩子包办一切,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意愿发展,却没发现该到独立的时候了,孩子连路都不会走了。

4.虚荣攀比心理,孩子心中的伤痛

有部分父母虚荣心强,爱面子,认为父母以子女为贵,如果孩子能考上名牌大学,有个好工作,自己的脸上也光彩;否则,自己就没面子,人前难以抬头。加之社会上的攀比之风,因而对孩子的期望就会自然抬高,要求更加严格,唯恐自己的孩子一步跟不上,步步跟不上,落于他人之后,进不了大学的门,没有好的出路。有些父母从孩子没有问世就开始规划孩子的人生,孩子一出生就开始了“高期望”的长期奋战,对孩子严格管教。如果孩子稍有闪失,就会心急如焚,情绪失控,出现一些过激的举动,以致于使孩子难以承受。比如,孩子再一次期末考试中成绩不理想,作为父母便不想参加家长会,认为是去丢脸,无形中就是给孩子造成一种自卑感。

班中有一位学生的母亲有一天打电话给我,说是孩子常常很晚回家,然后向家长撒谎学校里有各种事情。这个孩子的家长拥有百万家产,且家里只有一个儿子,望子成龙的心情非常急迫,对儿子的要求也是非常高,从初一开始每一门课在校外补习。然而,我在学校看见他的情形是“随心所欲”。别人下课抓紧时间做作业、订正作业,他却毫不在意,四处闲逛。每天晚上放学已经很晚了,仍然找借口上同学家,一直等到天很黑才回家。我打电话给他父亲,要求来学校一趟,他却没有推脱没有时间、也不敢面对任课老师,理由是儿子的表现太差,成绩不理想,做父亲的不想丢这个脸。每次考完试的家长会,也不见他的身影。

这些父母用“高期望”的标准来衡量孩子,总觉得孩子不如人意,进而一味加压,赶鸭子上架,使“望子成龙”变成了“逼子成龙”。特别是随着孩子的成长,期望值也不断膨胀,远远超出当初预想,进而还安慰孩子:社会的发展趋势如此,迫不得已。让孩子的成长道路上充满压力与现实感。

而一旦孩子出现差强人意的表现,却又觉得没面子,不愿意从自己身上找错误,连面对的勇气都没有。

 

二、孩子的成长路,与生俱来的天性

刚才在上文中已经提到:适当的期望值能够激励孩子不断前进。然而很少有父母把握了这个火候,常常是不自觉地开大火,而且还不自知。在自我心理学里这样写道:“一粒橡树籽扎根在土壤里,不需要任何教化,只要时间足够,一样会长成参天的橡树。”

1.  孩子成长,个性需要

每个孩子都是不同的艺术品,就像我们在欣赏艺术大师的作品时都会说上一句:一千个读者一千个哈姆雷特。孩子的个性也是如此,要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他。而不是因为社会需要什么就要求孩子成为什么。社会是由人组成的,并非人是社会的附属品。

在学校里我偶尔会听到一些家长们的抱怨:孩子的老师真是的,正经的作业只有一点点,经常让他们出什么小报、画画,科学老师还让他们削木头、玩水,蜡烛、纸板什么的都用上,危险不说,有什么用啊,简直浪费时间!事实真的是浪费时间吗?

问及孩子,他们自己认为对这些活动非常有兴趣。出小报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享受编排、画画的乐趣,而且有些知识型小报还能增长见识;科学小实验不仅帮助自己提高动手能力,同时也在制作过程中开发了脑力,还能体验科学家的实验过程,何乐而不为呢?

其实只是一次小小的实践活动,却有一部分家长感到难以理解。那么可想而知,在这些孩子感兴趣的活动上父母如果就是这么“横加干涉”的,可以预料孩子的人生观、价值观一定饱含了父母的期待,由此推断孩子一定是按照父母的意愿而成长的。那么这样的“父母型”人生只能让孩子成为社会的附庸,将来最多是社会的附属品,绝不可能成为创造者。

我的身边就有这样一个成长的故事:曾经实习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个学生,很喜欢炒菜做饭。一有空闲就做菜给家人吃,并且还创造出不少新式菜。到了初三,学业压力逐渐增加,父母希望他能考上普高,将来进入大学学习。然而,他却有新的想法,结果中考结束,他选择了职高的厨师班。现在这个学生在杭州一家知名的酒店做厨师,每天都做着自己喜欢的事情,他的父母也慢慢接受了他的选择。

一个生命来到世界上,就是为了接受这种或那种教育吗?作为父母也没有权利去随意决定一个生命的成长轨迹。孩子没有义务来按照家长的思维模式成长。家长们拿什么来保证自己的思维一定是符合社会并且千真万确的呢?孩子的生命只有一次,不是我们思维的试验品与社会的附属品!

2.  控制情绪,理解孩子

心理学家李子勋在《家庭成就孩子》一书中提到:“社会学家会关注父母亲的教育、社会环境对孩子的影响,会去讨论社会的评价系统是否适合不同的孩子……当社会通过榜样的作用来带动孩子的发展时,考虑的是社会整体发展、维持、稳定的需要,而非每个孩子个体的需要,明白了这样的差异,就不要对孩子出现社会适应不良深感恼怒,对孩子的愤怒是大人的无知。”

有一天,我在大街上看到这样一幕:一位母亲朝自己的孩子大声吼道:我们这么辛苦来到杭州!你考这样的分数,我在老家都觉得丢脸!

这个孩子满脸通红,粗红着脖子,撇着嘴巴,两只手不停地抖。

这时候,这位母亲做了在大庭广众之下最不该做的事情:一个巴掌“啪”打在了这个孩子脸上。

这个孩子一下子愤怒起来,往地上一摔书包,发疯似地跑开了。

家长生活在压力如此之大的社会环境里,已经明白了当今社会的需求,也了解压力的来源,自然会常常产生负面的情绪。这些情绪不可能长期积蓄在体内,势必要转化成其他力量。其中一部分有可能会变成动力,在自己身上有时候难以实现,那么就会转借一部分到孩子的身上。每个孩子对此的反应自然不一样,有些会表现接受,有些却很不适应,甚至会起反效果。作为家长却很难理解,同样都是孩子,为什么差别会这么大。那么如果家长能够理解为什么有些人早晨喝牛奶会发生肠胃不适有些却不会的例子,相信会能够理解一些。

所以,根本没有必要对孩子的一些反抗行为或者不接受行为产生愤怒感。正在成长中的孩子身心都是稚嫩的,父母过高的期望会使孩子背上沉重的包袱,重负之下,孩子会失去活泼的天性、学习的兴趣、成功的自信,因而想用“放弃学业”、“离家出走”来逃避现实,有的甚至会失去活下去的信心和勇气。近些年来,浙江的徐力重锤打死母亲,安顺的孪生姐妹毒死父母,有因考试失利自缢的,都是期望过高惹的祸。

我第一年做班主任的时候,遇到这样一位家长。他的儿子每次考试一般都在班级十位左右,平时学习也不见他有多辛苦,轻轻松松地完成,剩下的时间跑去学素描。周围的同学看着很是羡慕。无奈有些父母不支持他们做自己喜欢的事情,一味地向他们强调学习以及未来中学的选择问题。开家长会的时候,这位家长跑到我跟前和我聊起他儿子的情况,但他不是和其他家长一样只关心孩子的成绩,他一个劲地向其他家长灌输孩子的特长观念,他认为尊重孩子的天性比在强迫下考出优异的成绩要重要得多。

后来,这位学生因为成绩优异而被高中保送,又听说因为美术特长,而在高中的社团中崭露头角,在校名气不小。

孩子就像“软蜡”一样可以任意去塑造。大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随意塑造他们。父母可以让孩子按照自己的计划发展成长,但致命的错误在于:大人可以像上帝造人那样随时捏制孩子的“软蜡”。而事实上,孩子必须依靠自己来塑造。任何的强暴介入都会给孩子的内心带来永久创伤。

孩子的天性就像一只燃烧的蜡烛,一不小心就可能被大人熄灭。而如果大人能顺应他们的天性,提供好的环境和条件,正冒烟的蜡烛仍能复燃。而大人如果执迷不悟,再一次将冒烟的蜡烛狠狠熄灭,孩子就永无燃烧的可能。孩子心中如汪洋一般浩瀚的潜力就永远被埋葬了!

 

三、结语

我们身边偶尔也会有因学习成绩、升学问题离家出走的,却常常得不到足够重视,或者没有从中吸取教训。家长仍然一意孤行地为自己的孩子创造着所谓的美好将来。我们的孩子背负着家长们沉重的梦想。孩子有自己的天性,有自己的创造力。作为家长,是要帮助孩子将这些与生俱来的天分发挥到极致,让孩子自己做出选择,而决不是背道而驰的扼杀!

 

【参考文献】:

 [1]李子勋. 家庭成就孩子:李子勋的后现代亲子课[M].中信出版社,2011.

[2]王涛. 规矩和爱 [M].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2.

[3]杜京叶. 家长“高期望”的原因及危害[EB/OL]. http://www.jxllt.com/?artid=NjExOTA=&F=dmlldy5odG0=,2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