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德师风培训暨教学研讨会(五)
素养导向·深度学习·教学评一致
8月29日,浙江省特级教师、正高级教师,浙江省历史与社会教学研究会副会长,杭州市上城区教育学院原院长唐少华应邀来到杭州市启航中学校讲学,为老师们作了题为《新课标新理念下的课堂教学设计》的专题讲座。
01知识类型探索
唐少华老师首先介绍了知识的三大类型: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价值性知识。他指出:程序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隐含在教材之中,这需要教师在进行课堂教学设计时深入挖掘文字背后的价值导向,让学生明白学习的意义。唐少华老师关于学习目标的三类知识的探索,为老师们的课堂教学设计提供了方向。
02素养导向摸索
唐少华老师阐述了学科素养目标与课堂教学目标的关系,明确提出学科素养目标不等于课堂教学目标。他指出:“课堂教学目标”表述应该包括: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他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如何在新课标新理念指引下,聚焦学生核心素养进行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叙写。
03深度学习探究
唐少华老师概括道:学习是指由经验引起的学习者的知识的变化。学习是建构新旧(经验)知识之间的连接。他嘱咐老师:学生到学校里学习,必须做好选择、组织和整合这三项工作;教师到学校里教学,必须帮助学生做好这三项工作,引导学生进行深度学习。
04学习笔记
徐其超老师
唐老师阐述了教育的核心使命就是帮助人学习,从学什么、学情分析、学习层次、怎么学、如何评估等方面切入,通过与教师互动的形式,深入浅出地告诉教师们要引导学生在理解陈述性知识的基础上,深入理解教材背后的程序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不仅要教导学生掌握知识是什么的基本概念,还要探究学习的方法以及了解为何要学的价值。
袁莹莹老师
唐老师在讲座的初始重点和我们分享了学习目标的制定方法,目标的设置是教学的核心过程,通过唐老师的讲座,我明白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怎么学、如何运用。此外,唐老师引入了知识的分类: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价值性知识。基于此,他进一步指出:教材叙述的是陈述性知识,而程序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隐含在教材之中,启发我在备课时需深入挖掘教材背后的方法与价值,从而提升课堂品质。
徐洋阳老师
唐教授的讲座为我的课堂教学设计指明了方向。1、程序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隐含在教材之中,教师需要深入挖掘文字背后的价值导向,将方法和价值教学融入内容之中,从而让学生明确学习的意义,掌握学习方法。2、唐教授提出内容要求、课程目标、课堂教学目标的区别,反思日常教学中,我往往将课程目标作为课堂教学目标。3、在教学中,应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出发,过程中注重教学反馈,及时地干预进行知识扶正。4、有意识地将碎片化的知识联结起来,形成结构化的网片通过活动让学生习得。
孙晓巍老师
今天有幸听了唐少华老师关于素养导向·深度学习·教学评一致的讲座,明白教育的核心使命就是帮助学生学习。对教师的首要要求就是将学科素养目标转化成课堂教学目标,更新原有的教学目标表达方式,从“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三方面展开,其中学到什么程度要落实到可操作、可检测的目标此外,关于课堂教学内容,教师不仅关注陈述性知识,更要注重程序性和价值性知识,主体转化成学生,学习目标量化不超过五条。正如唐老师说的教学是不断纠正学生头脑中的错误观念,反复性是常态,但相信教育一定是是螺旋式递进的艺术。
黄凯丽老师
唐少华老师的讲座围绕知识类型展开,向我们娓娓道来。作为老师,我们给学生教授知识,却很少考虑要教给学生的是什么类型的知识,对于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价值性知识概念不清、不明确。若能在教学过程中弄清这三类知识,理解背后的机制原理,有助于教师制定课堂教学目标,提升学生能力素养,从而进一步提高教学效率。
高旻燕老师
唐老师的讲座给我带来了全新的关于教学目标的启发,他所提出的三个新的概念: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三类知识——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这与我之前一直采用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三维目标有所类似,但是更加明确和具体,也就是一节课不仅要让学生知道学什么,更要让学生知道怎么学、为什么学,以及在学习过程中如何去检测自己是否已经掌握。在我日常教学过程中,其实大部分的课堂时间我都在落实陈述性知识,而忽略了程序性和价值性知识的重要性。通过唐老师的讲座,我意识到,应该将价值性知识放在设立目标的初始,引发学生学习兴趣,再去组织课堂教学活动,在活动过程中掌握程序性知识。
施琳丽老师
唐少华老师通过实际具体的学科例子通俗易通地向我们阐述了“学科素养的目标”与“课堂教学的目标”的区别及联系。素养立意的课堂教学目标设计应以学科素养目标为思考框架,根据课程标准目标和教学内容,结合学生实际情况,来确定核心目标,在不断细化。所以在备课过程中,我们教师首先要明确本堂课的教学目标,包括学生学什么、怎么学、学到什么程度,要注重可操作性及可检测性。同时也要有意识、有计划性地将素养目标落实到日常的课堂中去。
刘婵老师
唐少华老师的讲座从教育的核心使命就是帮助人学习出发,围绕教师怎样备课的话题,详细解读了知识类型与能力素养的关系。以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价值性知识为例,引导我们思考如何解决知识、方法、动力的问题,帮助学生实现从学会到会学和愿学的跨越,在今后的备课中,要多花功夫思考如何设计切实可行的教学目标。
学校教务处主任张艳华老师对本次讲座进行了点评与总结:唐少华副会长的讲座围绕新课标新理念下课堂教学设计与学生深度学习的主题展开,辨析陈述性知识、程序性知识、价值性知识的概念界定和教学实施,重点分析了深度学习的发生过程。老师成为学生新知的“搭桥者”,学生的学习过程是“习得”而不是“教会”。
图片 | 顾文玲、陈竹君
文字 | 顾文玲
编辑 | 顾文玲
一审 | 孙利军
二审| 李洁
三审 | 姜溯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