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不断提高教师自身修养,锤炼修身立德的师者风范,我校于8月26日起开展2023年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暨教学研讨会。8月27日,我校邀请到杭师大经亨颐学院副院长蒋永贵教授,进行题为“学为中心的学教变革”的讲座。
专家介绍:
蒋永贵,博士、教授、博士生导师,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副院长、教师教育实验实训中心主任,浙江省“万人计划“教学名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获得者。
主要从事学教变革、科学教育、教师教育等研究,主持国家社科基金1项、省部级教学科研项目7项;在《课程•教材•教法》《教师教育研究》《人民教育》等期刊发表论文20余篇,出版专著2部,总主编丛书1套(共6分册)、主编1分册;主持教学成果获省级一等奖2项、国家级二等奖2项。
讲座剪影:
蒋教授首先从课堂入手。提出课堂育人的标准,指出课堂评价应以学生为逻辑起点,关注是否做到“知识学明白”、“能力有发展”。知识层面来说,强调课程要有条理,充分重视板书,课件应该服务于板书。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过程中想清楚本课的学习要点与其相互间的逻辑关联。能力层面,所谓能力,即是解决问题的“套路”,教师需要在备课过程中做到将整个套路完整清晰地呈现给学生,才有可能实现更多学生的能力发展。在二者的基础上,才能形成大观念,从而培养学生成为具有核心素养的人。
而后蒋教授还分享了“内容标准+实现指标”样式下学习目标研制的技术路径,结合实际案例,分析如何通过“三读明教材”奠定学习目标研制的基础。
会后互动:
讲座后的与会教师互动环节,有教师向蒋教授提出了教育教学过程中的疑问。
韩小凤老师就校本作业和省编作业在当前双减背景下的取舍提出困惑。
沈晓辉老师代表英语教研组提问:在2022版英语新课标中明确了各学段的分级目标,但组内教师在备课实操中始终觉得部分目标写得较为模糊,在主题和范畴方面也较难与人教版教材完全对应,期望了解如何均衡课标、教材和学生三方关系,如何区分三者地位与重心。
徐其超老师针对蒋教授讲座中提出的“25分钟教学”的具体实操提出困惑,期望结合更多课例进一步研究学习。
蒋教授针对教师提问一一进行解答提点,如作业的部分前置、加强英语的语感提升等,老师们纷纷表示有所收获。
教师感想:
会后,老师们结合讲座所得写下感想:
蒋教授指出备课的重要性。备课是教学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教师教学的效果。教师认真备课,可以在钻研教材的过程中深入思考,并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提炼出一个个有价值的问题,应用于教学实践。教师备好一堂课,应从独立钻研教材中找问题,从教材整体安排中找问题,从和学生交流中找问题。重视寻找贴近教材主旨,符合学生实际的问题,既可以积淀相关的知识,加深对学科素养等内容的理解,又可以不断提升自己的专业水平。——程可心
蒋教授简明扼要地向我们阐释了:1. 何谓一堂真正的好课?让学生知识学明白,能力有所发展,进而形成大观念,让深度学习真实发生。2. 教师如何制定有效的教学目标?蒋教授提出,教师要坚持素养导向,围绕核心素养研制学习目标,这是深化教学改革的基本要求,更是落实立德树人的关键所在。其次,要注重目标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由浅入深,教学环环相扣。——袁莹莹
今天有幸聆听蒋永贵教授带来的讲座,蒋教授围绕“如何备课”运用理论和实践进行分享,其中着重指出备课要紧扣核心素养进行思考,让学生学习有知识、能力有发展的具备核心素养的人,因此在日常教学中需向课堂要质量,高质的课堂备课时要参考课标、细读教材、结合学情制定教学目标,让教——学——评具有一致性,同时在信息时代教师也要善用人工智能手段指导教学促进核心素养落地。——洪烁虹
蒋教授在讲座中提出要以“知识学明白”和“能力有发展”两个维度作为课堂育人的质量标准,即一堂好课的标准。标准有层次、操作性强,以此来提升课堂和作业设计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值得作为后续教学的标准加以尝试实践。——徐洋阳
怎样的课堂才是一节高质量的常态课,蒋老师将检测标准锚定于学生。首先要让学生将知识学明白。教师可以做好以下2点:授课前明确知识点及它们的关系,授课时要条例性呈现板书,给学生系统化认知。其次要注重学生能力的发展。立足教学过程,突出以学为中心的教学互动,给孩子留足思考的空间。做好知识的点的教授与能力的拔高,那我们培养出的学生也就可以说是具备了核心素养的。——武学茹
讲座一开始,蒋老师抛出一个问题:老师们怎么评价一堂课上得好不好?这个问题瞬间引起了我的兴趣。紧接着蒋老师通过通俗易懂的讲解和举例,向我们明确了好课的标准是看学生是否知识学明白、能力有发展,这是课堂的价值逻辑,今后我也会把这两点作为评价自己课堂的标准。另外,蒋老师也一再强调板书的问题,今后在这一方面我也要不断完善和加强。——黄凯丽
知识学明白、能力有发展,形成大观念,培养有核心素养的人。这是蒋老师今天所说的课堂育人质量标准。知识如何学明白?要清楚我的这堂课,学生学习目标有几个?是什么?能不能一句话概述清楚?这几个目标之间有没有什么联系?教师在上课之前要做到心中有数,在上课之时时刻落实,下课之后反思回顾是否完成自己的目标,这是备课的尺子。另外,目标可以呈现在板书上,逻辑清晰,板书明确也很重要。——李莹萍
在信息化教学的今天,我们经常用课件授课,有点忽视板书的设计。板书在课堂教学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是一种教学技能,更是一门教学艺术。优秀的板书会注意布局有条理,知识系统化,整齐美观,清楚明白,揭示课文的内在联系,追求内容美和形式美和谐统一,更好地为教学服务,有助于学生知识的构建,向课堂要质量。——刘婵
此次讲座作为本次师德师风专题教育活动暨教学研讨会的一环,旨在促进全体教师思维观念的转变与教学能力的提升。老师们也将以孜孜不倦的教育热情和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投入新学期的工作当中,做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用师德铸魂,匠心筑梦,续写美好教育新篇章。
图片:张芸轩、陈竹君
文字:张芸轩
编辑:张芸轩
一审:韩小凤
二审:李洁
三审:姜溯佩